destiny

非我族类和华夷之辨

最初"非我族类"指的是异姓氏族,而后逐渐扩大为异族的代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就常用于华夷之辨,是早期民族观的代表。


华即华夏,夷则四夷。四夷者,东曰夷、西曰戎、南曰蛮、北曰狄。夏商之时并无夷夏之别,"禹出西羌,商出东夷",华夏观念的开端出现于周。"赫赫宗周,万邦之方",周王室自称"夏",分享周室礼仪与荣誉之诸国即为"诸夏",这也是"有礼仪之大,故称夏"的来源。周朝以礼来连接各个封国,"礼"就是华夏的纽带,各诸侯共同遵守的礼乐催生了华夏最初的文化根基。


因此,华夷之分中,首重文化,其次地域,其次血缘。甚至在早期,只看重文化而已。毕竟按血缘看周天子也是羌人的后裔,分属西戎。按地域看,除中原诸国外,秦为西戎,楚为南蛮,燕为北狄,吴越地处诸越,亦非中原。然而自齐桓公始,春秋五霸以尊王攘夷之策表明了自己对华夏的认同,各诸侯国便也尊其为霸主。华夏的概念从中原扩大到了长江流域。


周成就了华夏根源的文化基础,秦打下了华夏大一统的制度基石。汉铸就了自称为汉人的华夏民族认同。此后,历代中原的大一统王朝就成了华夏正统的标准,与之为敌的域外它者即为蛮夷。


有了胡汉之分后,汉朝之后的华夷之辨就不只看文化了,虽然有"入夷则夷,入夏则夏"的说法,但也只是把认同华夏文化的夷视作夏。夷夏之间等级壁垒分明,皆贵中华而贱夷狄。南北朝时期,五胡践踏中原,却也免不了给自己贴金,如拓跋氏自述为黄帝之裔,宇文氏自述为炎帝之裔等。


而到了唐朝,皇帝欲以夷制夷,兼且用胡人制衡世家,如李世民所言:“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堪称兼收并蓄,包容四方,华夷一家,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


至于朱元璋,虽然他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口号,讨元檄文里也提到"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仪,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都是为了稳定政局,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融合。


至于清朝,虽然总提满汉一家,为了文化认同,尤为尊崇孔子,并且也自认为是舜的后裔,但终清一朝,满汉融合也不算顾利,主要贡献就是巩固了新、藏、蒙等边疆地域。


近代以来,华夷之辨开始向现代民族主义演变,由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最终融合为中华民族。汉人成了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各民族平等团结,都是中华的一份子。"非我族类"的对象就成了外国人。

评论(1)

热度(24)

  1.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