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tiny

基辅罗斯概况

俄罗斯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是罗斯公国,也常被称作基辅罗斯,政体发展脉络大致为罗斯公国(862-1240)=>封建割据时期=>沙皇俄国(1547-1721)=>俄罗斯帝国 (1721-1917),统治者头衔为大公(基辅大公,后转移为弗拉基米尔大公)=>沙皇=>皇帝。在俄语里,沙皇其实是凯撒的音译,严格意义上是国王的头街,直到彼得大帝加冕为"全俄罗斯皇帝”,沙皇这个惯例称呼才真正代表皇帝,同样出于习惯,人们也经常直接用沙俄来代指帝俄。


对俄罗斯历史划分也有另一种说法,即基辅罗斯和封建割据时期称为"中世纪俄罗斯",中央集权的莫斯科公国的建立则标志着"早期现代"时期的开始,彼得大帝的改革是"现代俄罗斯”诞生的标志。


整个俄罗斯历史上只发生过一次王权世系转移,由留里克(862-1598) 转移至罗曼诺夫(1613-1917),其原因是留里克绝嗣。经全俄"缙绅会议"选举,拥有留里克血统的罗曼诺夫成为新沙皇。从罗斯公国时期开始,王室就广泛与东罗马在内的欧洲诸国联姻,著名的叶卡捷琳娜大帝虽然是德意志邦国公主,同样身具留里克的血脉。


1. 建立与衰亡

基辅罗斯的建立与一条商路"瓦兰吉-希脂"之路有很大关系,这条商路连接了斯堪的纳维亚、波罗的海和欧俄北部地区到君士坦丁堡,基辅就位于这条商路上。与东罗马进行贸易的诱惑促使罗斯人将政治和军事轨迹转向第聂伯河中部,以基辅为中心建立了罗斯公国。


在罗斯的第一个百年里,基辅大公们征服不同的东斯拉夫部落,并成功地利用了基辅在商路上的位置优势,以及与南俄草原森林地区居民的其他联系,把罗斯发展为了一个大国。第二个百年是罗斯的巅峰时期,其实力足以威胁保加利亚与东罗马,基督教也在这个时候成为国教,之后就是衰退期。


基辅为何衰落?比较公认的观点是地中海贸易活动的繁盛导致"瓦兰吉-希腊"之路逐渐被切断,在国际贸易中地位的恶化导致其陷入衰落。苏联史学家则认为基辅罗斯的松散性质以及它向非集权化和封建主义方向的演变是其衰败的根本原因。


罗斯不是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它在某种意义上只是由若干个地区组成的一个联邦或联盟,只能在有限的时期内被格外能干的统治者有效地统一在一起,遥远的距离和槽糕的交通使得中央集权问题显得特别尖税。在地主压迫下农民的逐渐农奴化进程以及城镇分民日益恶化的地位也是衰落的一个重要因素。


2. 商业

早在基辅罗斯建立前南俄罗斯地区就有贸易路线和商业活动了。据估计,东斯拉夫人与东方国家的贸易最远到达中国边境,至少始于公元7世纪。罗斯的一些度量衡规则是从东方特别是从美索不达米亚引入的,另一些则源自罗马。随看基辅公国的日渐繁荣,罗斯的贸易持续增长,而且规模庞大。对外出口以原材料(毛皮、蜡、蜂蜜)和手工艺品为主,进口货物包括奢侈品香料金属制品马匹等。


尽管大多数人以农业为生(包括自由民与农奴),王公们和上层阶级对贸易更感兴趣。得益于城镇和城镇经济的增长,商人、工匠和劳工等中间阶级在这个时期具有相当的地位,超过了同时期欧洲其他国家的同一阶层,也超过了俄罗斯以后年代中的情况。大约10世纪后期开始,土地私有制的兴起使得国家发展倾向农业。


3. 政治

基辅罗斯的主要政治机构是大公办公厅、"杜马"即贵族委员会,以及“维彻"即市政会议,分别对应着基辅公国的君主政治、贵族政治以及民主政治。当时的"杜马"与现在的俄罗斯杜马(议会)不同,更接近沙俄的元老院,主要组成人员是大公身边的高级扈从和高级神职人员。


维彻制度源自史前时代,其历史早于王权,是城市自由人之间的集会,各家的家长都有权参加。它们通常在集市上举行,就诸如战争与和平、紧急立法、与某个王公的冲突或王公之间的冲突等重大问题做出决定,是直接民主的一种应用。


4. 宗教

早期,罗斯是一个多神教国家,膜拜祖先和自然力量,信仰的神祇多为自然神,比如"雷电之神佩伦","大阳神达兹波格"等。直到公元 988 年,发起过多神教改革的基辅大公选择了基督教作为国教,"罗斯受洗"这一标志性事件发生。


罗斯受洗旨在通过一神教的信仰加强国家凝聚力,从而把不同民族整合为一个单一社会。信奉基督教促进了罗斯与东罗马各种联结的进一步强化,也导致了俄罗斯后来相对孤立于欧洲其他地区及其拉丁文明的地位。


基督教的传播并非一蹴而就,“双重信仰”仍然持续了几个世纪,术士、巫师、异教信仰才逐渐消亡,即便如此,村社之中也保留了许多源自多神教时期的风俗。


5. 战争

多次对东罗马发动战争,签订贸易条约,以加强与东罗马的贸易联系;

对抗来自南俄罗斯草原的不同游牧部落;

征服其他东斯拉夫部落或国家,扩张领土。


6. 继承制度

罗斯早期不是独子继位就是吃鸡大赛的唯一优胜者继位。直到 1054 年,罗斯巅峰时期的统治者"智者"雅罗斯拉夫将几个中心城市及周国地区分封给了五个儿子,长子继任基辅大公并确定了"兄终弟及"的顺序制,即兄弟间按照长幼顺序继承从大到小的公国(城市),当萝卜坑空出来时,由他后面的兄弟补位。


这种继承制度显然对领主的儿子们不利。经过无地王公们的长期斗争,1097年的柳别奇会议确立了父子相传的继承制度。然而,在最重要的基辅大公的职位的继承问题上,兄终弟及的原则仍然保留了很长的时间。


随着分封的进行,王公们对罗斯土地的掌控由点及面,不断加强,基辅的向心力也日趋衰落。当时,只要王公愿意,他就可以将自己的公国再次分封,每一次分封都会制造出几个新的政治实体,一次又一次的再分封破坏了罗斯国土的本已脆弱的政治统一。最终,1240年,以蒙古入侵为标志,罗斯公国解体,进入封建割据时代。从公元 1240到1480的200年里,金帐汗国成了俄罗斯大地名义上的主宰。


随着基辅罗斯的瓦解和蒙古的征服,罗斯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并且被迫割断了以前的许多外部联系,与欧洲其他地区相对隔离。蒙古的屠杀使得公国人口大幅度下降,也使得俄罗斯失去了大部分文明成果,王公们无力再建造具有显著俄式风格的圆顶石制建筑,甚至制砖技术都失传了。孤立的地位,连同政治、社会、经济上的狭隘观念一起导致了停滞甚至倒退。一些史学家认为俄罗斯的发展就此停滞了 150 年甚至 200 年。直到莫斯科崛起,莫斯科公国所实现的"罗斯的复兴"标志着诸侯割据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始。


长期以来俄罗斯历史学家有一个观点:

基辅罗斯的制度和文化创造了联结的纽带, 防止了一个分裂和失败的时代——尤其是在蒙古人征服之后的第一个黑暗的一百年中——演变成一种历史性的破裂与终结。这些纽带包括一种共同的宗教、语言、文学和艺术,尽管这些有着众多的区域性和地方性的改造;以及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的一种丰富遗产。共同的"罗斯祖国"的概念,已沉淀到罗斯人的潜意识中。


附:

  1. 关于罗斯为什么选择基督教,传说是这样的∶罗斯人拒绝了伊斯兰教,因为它禁止喝酒,而"喝酒是罗斯人的最大乐趣";他们拒绝犹太教,是因为它是一个没有国家的失败民族的信仰。于是他们选择了拜占庭的礼拜仪式和信仰。至于为什么不用东正教这个称谓,是因为东正教1054年才从基督教中分离出来。

  2. 本文的观点主要来自于俄罗斯史学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乌克兰和波兰等国的史学家对罗斯史显然有自己的独到看法。比如,他们倾向于把基辅罗斯的居民称呼为鲁斯尼亚人(Rus'ians)或鲁塞尼亚人(Ruthenians),而不是俄罗斯人。基辅罗斯这个罗斯公国的代称也出自乌克兰史学家,以彰显乌克兰对罗斯的继承地位。西方史学家也认为,"俄罗斯"一词在历史上回溯到早期时代,在地理上延伸至这个成长中帝国的可触及之处,就有可能遮蔽多样性,甚至是使得帝国支配合法化。



评论(3)

热度(110)

  1. 共13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